导演:严浩
主演:郭富城 杨采妮 鲍起静 刘心悠 何超仪 郑家星 鲁振顺 颜卓灵
故事及人物都相对饱满,色调糟糕,音乐也比较过分。影像中暴动式新闻纪录片的插入总会让青年感怀热血及时代。但全篇只见浮尘,还不是“城”,更无大亨。刘心悠的戏份如果再多些就好,菲安才是布的伯乐。
画面浓墨重彩,人生浮云朝露。船浮于海,情浮于外。
1.穷其一生,儿孙满堂。生活是苦,乐蕴其中。2.最美的日落,最美的日出。3.人活在框里面,一生中也没有走出去。
...旁白太毁,矫作过度处也多。但严浩功力还在,到底算是真心诚意的。还是不喜欢郭富城。
一个普通小人物的编年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男人成长和打拼的励志故事被置换成了一个男人对感情的认知,叙事不是动作性的做成某件大事完成蜕变,而是在思考中随着年龄的变老渐渐活明白变豁达,看透彻这个世界。没有大是大非,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的那份善良,那颗虔诚的内心。★★★★
2012了港片还在讲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焦虑,奈何野心实在有点大,摄影很不错,断章叙事略过辛酸史也尚算出色。
屌丝别到motherland这朵白富美—长得还像刘心悠,想不真屌都不行…与其最后嘲笑蝗虫的chinglish,严浩还不如直接拍建港伟业来拥有他说的毅份尊严
这片儿编剧有问题,根本是个40集TVB的架子,个人奋斗+家庭伦理,部分戏调节一下功能会更好。很多年没见摄影这么强的片子了,低照度、逆光的运用堪称教科书。郭富城的扮相有点像皮特。有个预感,本片会跟[白银帝国]一样落得一个票房悲剧……影片倒是在港人身份认同的表述上有某些有趣的动向。
严浩一贯的大师水准,通过个人折射出港史变迁。布华泉很幸运,遇到一位伯乐、一位皮哥马利翁,他很知足,拿多了便是贪。曾经沧海难为水,就像“海”字一样,人缺少水和母亲便构不成大海。btw:字幕把My Fair Lady错译成了《卖花女》;问路的东北佬亮了;张建亚的某部传记片该好好学学本片。
片子温情励志,有几段戳泪点,但还好。还算不错,但说实话可以更好,旁白太多。
其实还可以。
没看出什么浮城,也没看出什么大亨,就看到哭哭啼啼的情感纠葛和满屏为拿奖而做的设计和心机,没被煽到反被boring到。
严浩还陷在新浪潮里面没拔出来,但是所谓“新浪潮”是一个尝试的时期,那个时候你可以说你在做实验,但是现在你还是这样拍电影就叫自恋,的确很有个人风格,但是社会语境已经发生改变了,有些部分的处理需要重新斟酌了。另外,布华全的成长过程虽然不是重点,但也是我们对这个角色产生认同的关键所在
银都最近还真是积极解构重构港人身份。严浩是太久没拍片失去内心节奏了?剪辑跳,叙事跳,甚至还有跳轴,严导还在迷恋着香港新浪潮的表达呐?还是很触动人心的
很感人。
who am i
剧情很赞,可惜压缩在一部片子里显得各种交代不清
个别场景比较下功夫,故事性太差,流水账式的记事手法让此片一般了。
浮光掠影的浮城流水账,或是配乐散文诗。信仰、国籍、主角的身份都经历了一个转变,从大到小一脉相承的身份认同问题。好听的配乐、抒情的镜头,画外音解说,声音对画面的散文诗。时间线拉得太长,又是事件罗列,人物感情浮于表面,看着好像那种专题片。两星半。
木卫二
好左,尤其是五星红旗几段,六七暴动、批判港英,应有尽有。末了,布华泉不在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而是感恩阿娘、妻子。然而,《浮城》有很大问题,一是后期,调色烂得一塌糊涂,开头以为是《白蛇传说》。跻身上流社会开始比较有趣。大bug是到了90年代,儿女还十来岁?!结尾一幕同《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