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青春,萎靡,迪厅,啤酒,暴力,飘荡,混居,小地方,车祸,堕落,京剧,肥胖,钱,许巍,流浪,山野,火车,午夜,炊烟,瀑布,峭壁,病床,破庙,神像,割脉,残肢,铁索桥,KTV,泪水,生离死别,漩涡,烟花,鲜血,爱……
“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 异性恋版《春风沉醉的夜晚》,汶川版《从心开始》,内地版《天水围的日与夜》,我们四版《我们俩》……纵然电影里有以上电影的一丝影子,属于李玉的《观音山》也是独一无二的。范冰冰的表演注定会让对她有陈见的人黯然消色,2011年国内银幕第一道光。
超越电影本身的 是张艾嘉 !!!!!!!!
很喜欢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叙事风格,片中的配乐很赞,火车上的画面很令人神迷;演员放开来演,导演有诚意。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如果我们没有遇见彼此,就不会有这段传说;不管有没有放没放下一些东西,感觉幸福就好;青春可以挥霍,至少要走得坚定;诸行无常有情世间何必放下,让我在幸福中死去,足矣
若主角是周迅,那这片可称完美
不得不说 张艾嘉很抢镜 大有喧宾夺主之味 氛围营造很好 但是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不过能在影院看到这样的片已经很惊喜了
中国诗意现实主义力作……
挺喜欢《观音山》,从当初的《今年夏天》,到现在的《观音山》,李玉的进步很明显,这是她目前为止最成熟的作品,表达方式也大都妥帖、蕴藉,投资、卡司到了一定阶段,上一个台阶就是自然的事了。下部不论是拍悬疑的,还是跟韩寒合作,都挺期待。
最大的问题出在剧本上:前半部分仿佛充斥着大量的社会新闻,显得过于烦杂;后半部分抒情过渡有点突兀,好多情绪释放不到位。特别是张艾嘉,念台词功力差以及表演用力过猛,真正入戏和适合角色的只有范冰冰和“肥皂”,《观音山》总体来说不及《苹果》(未删减版),但不失为佳作。
就为李玉和范冰冰的再次合作,我挺 刚看完《观音山》的超前明星见面会~~看到真人了~~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李玉和冰冰
虽然略带矫情(摆Pose等等)以及用512地震煽情,剧作上有些时间点也有可调节的余地,但对90后的状态把握还是蛮到位的(陈柏霖那嫩得一如《蓝色大门》的面容啊)。此外从摄影风格化、剧作(核心段堪比《赵氏孤儿》前半段、剪辑来说都是相当优秀的。张艾嘉可以用此片拿下所有的影后奖项
猫王、梦露、杰克逊、地震、死亡……生命如同火车呼啸,河流奔腾,只有消逝才会变为偶像和图腾,根治于记忆之中。无生无死只是一种生存状态,青春的活力与重建精神家园才是更重要的精神状态。
观音菩萨保佑不了地震天灾,也保佑不了每个人的忧伤和茫然。人生无常,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是快乐的。
从小到大第一部由于通篇使用非固定镜头让我三分钟之内晕厥到呕吐冲出放映厅的片子 之后朋友们都惊呼看不下去了冲了出来 虽说没看完没资格评论 但是 实在 是太晕了
姑娘,你说错了。在一起不是永远的,孤独才是永远的。
国产片的成熟之作。情节的戏剧性发展和意图全都在意料之内,但拍得好,拍摄技巧不装逼,手法表达的东西都很到位。就像一个小说,情节并不重要,看你怎么讲。结尾也不难理解,她死得云淡风轻,我理解。可惜不是四川方言版,台味太重。焦雄屏的制片。
青春不残酷,但和现代中国放在一起,异常残酷。
似乎是迄今为止今年在影院看过最好的一部,虽然是单人包场…摄影/剪辑曾剑(春晚),剪辑Karl Riedl(红颜),果然风格依旧…… 冰冰老了。。。
演得都很好,个性太鲜明了,但是人物底子是空的:没有细节,没有纵深,只有粗线条叙事和风里乱飘的文艺腔。
桃桃林林
这观音山指的是希望或寄托吧,庙倒了,佛像毁了,杰克逊都死了。人也就失去了依靠和希望,重建观音庙更是重建内心的希望,建好了,人超脱了,爱情都有了。配乐大赞,虚无感都出来了。手持摄影没得说,无望和不安。剧本还是不好,情绪铺垫的不对,尤其前半段,范冰冰最好的一次演绎,比张艾嘉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