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也太drama了吧?!表演也都很用力,视点模糊,咨询师的角色除了向观众提供入口以外,真的有存在必要?刚要入戏,音乐就响起来把我往外推。剧作方面更是看得我一头雾水,都不说台词了,我个人对于这个剧作的可信度持保留意见。最后所有的根源问题只是落在了“爱最大”的口号上,因为爱,恨之入骨的妻子会原谅小王甚至让出保险金,传统年迈的老母亲会接纳同志儿子,叛逆的儿子会与啰嗦顽固的老妈达成和解。所有的社会问题和张力冲突都被悬置,在“爱最大”面前软绵绵地化成一团和气。老实说这种处理上的突转令我很是费解。不然你问问自己,感动自己的究竟是什么?是妻子的“让步理解”,还是小王的忍受与奉献?最主要的丈夫视角和内心几乎被隐去,整体的力量也就被削弱了一个程度,影片的社会性和现实意义在它的话题和娱乐性面前完全退位了。
三莲被欺骗十年,小王隐藏爱十年,爱好强大啊,恨根本不算什么,三莲恨小王几个月就不恨了。其实,你讨厌的其实是你的无能为力,你不怕受伤只害怕一切都是假的。所以啊,要去爱!!
“我只有一个小问题,都是假的吗?”
一萬年就是 當有一個人 想當正常人 然後離開了你 從那一天開始 之後的每一天 就是一萬年
👦:“媽媽說,互不打攪就是最好的祝福。”
邱泽真的太会放电了,想被他用最渣的方式狠狠地玩弄一个月(最多一个月,长了我玩不起
故事如果顺叙的话会更感人,但插叙也带来了各种虐心抓马效果。小三不是小三,邱泽饰演的“小王”足以成为同志电影的年度人物,他的温柔、霸道、专情、撒娇,是对同志狐狸精的最好正名。爱的先来后到也许并不重要,不信你听巴厘岛...
单论立意和意义就至少是年度华语五佳,毕竟探讨伦理和道德、同性和异性、家庭和真爱的华语片太少了,上一部还是25年前的《喜宴》。《谁先爱上他的》整体不见得比《药神》好,但单论完成度还略胜一筹,因为后者仍然进行了自我审查,而前者则创作更为自由和大胆,里面探讨的很多问题都要么是华语片不敢说的,要么是总是逃避的。刘三莲“告密”的确可恨,但这是不是侧面反映了仍然有很多人歧视同性恋?所以很多人不敢出柜。宋正远骗婚也的确不对,但如果人们对同性恋更加包容,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二刷时第12分钟阿杰习惯性地去医院给宋正远送早餐,才突然想起来他已经去世,随后又故作镇定,假装很坚强,这一幕实在太催泪。而母亲接受儿子则最治愈,这样一个看似最顽固、最保守的老人都能接受自己的亲生儿子是同性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为什么我喜欢你会让她难过?”被邱泽那一刻的眼神击碎,他的表演太好了。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爱人死后的生活,却在不经意间瞥见他血淋淋的痛苦。几条故事线的来回穿插有条不紊,他们困在自己的同志身份里,同样在困局里的几个人却因此为纽带有了一种疏远又亲密、脆弱又有力的联系,我想这不仅是他们的故事。最后他用一场残缺的舞台剧完成自己身份与“敌人”的和解,在零星的掌声中泪流满面,我也是。
一部无法细想的电影,邱泽被塑造成一个苦守寒窑十八年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忠犬活菩萨救世主,谢盈萱则化身成为具有完整心路历程的同妻代表。为什么导演要用一虚一实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原因在于骗婚的宋正远被隐去了,导演深知他在道德层面上站不住脚,为了减轻观众的不适感,只能转移视线规避风险弥补漏洞,尽最大可能迷惑观众,方法有三:1、让宋正远死去,你无法苛责一个已经逝去的人;2、强化谢盈萱的歇斯底里与失魂落魄,让观众在同情中将问题源头指向虚无;3、让邱泽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为同志群体站台背书。影片中三个人物是处在不同次元的,不存在任何可以互相交流和理解的基础。导演通过预先设定目标(即支持同志婚姻)再向前层层推导的方式完成了逻辑的自证和对观众的操纵,但这一切,是以粉饰太平掩盖伤痛为前提的。
对着香炉说酒话,对着爱人剪头发,对着屏幕乱涂鸦,三个去不成巴厘岛的人,一起对着风铃心乱如麻。谁先爱上谁,谁先放下谁,谁用十几年的光阴去捕捉一瞬间的美,谁用一万年的心碎去留住流星的泪水。考试可以去补习,爱情没办法学会。这不太正常的电影,让不太正常的我们,突然有一瞬间变得正常了一点。
终于看到一部不矫情、不沉溺、不煽情的台湾LGBT电影了,大大方方,磊磊落落,就像每天的日常生活,挺正常的,是爱都不容易,不管是谁先爱上谁,不论是同性还是异性。用孩子的视角,带着卡通色彩和喜剧元素去拍一个同志题材,挺巧的,至少不沉闷,不晦暗,不肉欲,不丧到底,剧本不错,演员也真的挺有个人魅力。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作那种执着于自己为一个男人和家庭付出多少的女人。你的委曲求全换不来皆大欢喜,没人有罪,也没人叫你牺牲,更没人会感动
徐誉庭与吕蒔媛两位女性编剧交出了极为扎实、细腻的剧本。谁先爱上他的,还是谁先上的?这个命题摆在了“病故深柜灵魂男主”的儿子面前。面对为了争夺保险金几近崩溃的母亲,面对母亲口中夺夫夺金的男小三,儿子一步步体会到母亲、“男继母”因为一个情感游移男人带来的无数痛苦。LGBTQ是本片的探讨核心,但传达的却是属于每个普通人的情感困境,处理得颇为出色。
妈的阿杰真的好好哦又纯又欲又热烈,宋正远这个骗婚gay凭什么被他爱啦!
结构高级。男主的性格撑起了面子,女主的情绪细腻成了里子。
有点意思
刘三莲崩溃发神经的样子,和我妈真的好像……
導比較偏電視感,徐譽庭和呂蒔媛劇本是重心。幾番母子情敵過招趣味十足。雖覺第三幕戲中戲與情感結合力稍有不足。但也是不錯通俗劇了。謝盈萱(同妻)與邱澤(情人)選的好,尤其謝,終於等到電影女主角機會。出場必吸睛,神經質暴躁師奶,內裡也只是個被傷透的人。她說"一點點..都沒有嗎"那段太揪心...
桃桃林林
7,小王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