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看吧,even transgender,even male to female已经亲自体验了身为女性种种hard time,仍然能瞬时移位到男性立场审视批判起女人,仍然把女人视作生育工具而忽视她自身的处境和感受。陈凌的气质真的独特,绵里针,她的英语发音好性感,就很适合这种前任或者即将分手的现任judge你刻薄你,就很受用(开玩笑的)。
全是口白啊 🤷🏿♂️
一个跨性别者对女性身份的认同,对生育的渴望,对亲密关系的犹疑。这确实是我更想看到的那类酷儿电影。
从跨性别者角度探讨身份认同,女性社会处境,大篇幅捧完后,回归到女性作为人类,作为独立的人格的flaw。内容不错,形式过于单调无聊。#InsideOutFest#
这类大量以对话作为主体的电影,果然得由成熟经验的演员保驾护航才会更加成立。一次旧爱间的碰面,是重新燃烧,还是“只要我过得比你好”的感慨?故事就此在两人重逢的夜晚展开,随即变为分享、攀比、对峙、冲撞直至撕碎…揭示那些分开后的真相与变化。陈凌的气质相当特别,《面子》后的17年她还是那么出挑,希望姐子还有更多好电影;尽管放置于戏剧的形式会更加有效,但情感力量与对两人关系的推演仍然让人难忘。
算是一个小惊喜吧,通过两个主演的对话,影射了很多跨性别者的生存思考,很舒服,也很有余味。
對話形式的電影 全靠台詞的張力和劇本dramatic 然而導演兩點都沒有把握好 太流水帳了而且攝影一般 鏡頭感不美觀 演員倒是不錯 Nikohl Boosheri很有潛力 希望能多拍一些trans題材的電影 值得遇到更好的劇本
除了对Trans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外,似乎都更懂得对行为艺术家的欣赏了,片中所讲述的三个作品听(看)起来都是要用极大的勇气,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后转换而来的创造力。电影里那句“看起来是做自己,其实是为了生存下来”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ps:多年以后又见Vivian。
wtf
我喜欢这种谈话式的电影,俩人在教室吵架简直是精彩,结局处理的有些仓促
#ATLANTA# 女权主义小品电影 简洁闲散的对话向两条主线聚拢:跨性别者在“成为女性”的过程中意识到male privilege并向心理社会性别立场皈依 行为艺术家曾放弃工作投身婚姻育儿 但她最后把“母亲何为”的思考注入艺术创作 达成母性与主体性的和解 人物动程只用寥寥不到十个场景 依然在导演精确的场面调度中张力无穷 当画面只有两名女主 无论是松弛的正反打、捕捉伤痛的面部特写还是缓和性质的双人中景镜头 都营造了一种秩序感、平衡感的视觉体验 直至突然闯入的男性占据焦点并形成遮挡之势 其间还有两次双女主在子宫使用权上爆发冲突 剧烈晃动的手持镜头撕开女性与跨性别阵营的裂隙 在这一张一弛之间达到平衡-失衡-再平衡-再失衡-最终平衡的效果 有生之年看Vivian再演酷儿电影 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喜欢。本来以为刚开始又是那种故地重游又打破现实束缚在一起的惨烈又有矫情的爱情故事,结果越看越发现是避免不了争吵和误解以及对创伤无法释怀的真实故事。跨女的身份并没有被刻板地强调,少了很多痛苦的自我剖析,而是用与昔日他人的对话来慢慢带出。呈现是多面的,多维度的,过去的自己造就了现在,崭新的经验也来自对过往男性身份和特权的自反。用一段过往诠释成为女性后的焦虑和挣扎,而在这里女性身份变成了你我联结彼此的桥梁。争吵是在所难免的,没有浪漫化旧日重逢这一点我真的特别喜欢。所有的客气都是为了寒暄,因为创伤就是无法释怀。结尾用一段艺术表演,也恰到好处避免了继续用”爱”续写的尴尬。太好了~
非常女性视角的电影,两位演员表演撑得起大段对话和最后高潮的情绪爆发。Transwoman的视角看女性还是比较特别的
这两天经常一个瞬间回神:我他妈的到底在干嘛?
看不进去,不太喜欢这样的片子。
《面子》的女主,时隔多年的再见,两个人都不能解开的心结。
意犹未尽。
哎。陈凌老了!!~!
为题材加一星。对白的文本性可以再深一点,镜头放松却也boring,所以kris到底是想要一个自己男性身份提供精子的孩子还是想要自己以女性身份生一个孩子?流产引发的大爆发有点没理解
Wednesday
身份和对谈涉及不少议题,略突兀的冲突带出结构上的小结和情绪上的撕裂感,最后落脚在了生命/人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