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关键词:希腊 安哲罗普洛斯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文艺 希腊电影 TheoAngelopoulos 2009 剧情
中年男子A(威廉·达福WillemDafoe饰)是一个希腊裔的美国导演,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父母辈爱情的史诗电影:1953年,在苏联政治避难的希腊女子艾蕾妮(IrèneJacob饰)邂逅失散多年的恋人斯拜罗斯(MichelPiccoli饰)。他们旧情复燃,一夕恩爱过后却被迫天各一方。斯拜罗斯遭遇牢狱之灾,艾蕾妮则被流放西伯利亚,不久她生下爱人的孩子,然而最终不得不和孩子分离。她思恋着远方的爱人,而犹太人雅各布·列维(BrunoGanz饰)则对她情意专属。在剧烈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三个痴情男女颠沛流离,相逢错过,用尽一生追寻一份真情。生命渺小不堪,真爱永恒……本片为“希腊三部曲”第二部。详情安哲对国界线真是情有独钟,然而其表现的乡愁并不仅仅限于空间,也通过其长镜头运动的速度变化、以雾气茫茫弥合两个时代剪辑的缝隙、如残破雕塑等常用的暗喻时代变迁的符号等等诗化的手段将这种踟蹰于寻找与归去之间的离愁别绪扩散到时间的维度,才会让那一场使得祖孙两代Irène完成生命交接的拥抱充满猛烈的后劲。
1.细想来,本片作为安哲遗作,也并非过于残缺的谢幕,1953-74-99,横跨俄美加德奥的情缘,纵使颠沛流离半世纪,也终有刹那永恒的相聚,而不似[哭泣草原]般深陷无尽绝望。2.交叉剪辑时空,在单镜头内完成跨时空转换(如安大略酒吧)。3.三处破败空间:酒店大厅中一地的破碎电视机与渴慕"第三只翅膀"的天使,堆满斯大林雕像的废弃库房,画满彩色涂鸦的流浪人大楼,恍若历史的废墟。4.与前作的相似:音乐成为主角与沟通媒介,火车牵系起重聚别离,后拉与升高镜头及变焦前推频繁使用。5.74年新年夜奥地利通关边境上的猝然起舞,温情如亘古。6.母子美国边境重逢时周边漫溢的浓雾,模糊了时空幻真。7.艾连妮在情诗中将斯皮罗想象成披黄雨衣的人。8.布鲁诺·甘茨的表演极尽传神,"Don't go!" 9.“我只有在自己的故事中才能找到家的感觉”。(9.0/10)
最后你投入冰冷的河流,一去不回,最后只剩我在时光里漫步,迎接银色的尘埃一片片覆盖没有你的记忆。
本片为“希腊三部曲”第二部
尾段的旁述讓人想起James Joyce
4.5;2019-6-21重看。半个世纪,两代埃莱妮,在时空的辗转中完成对往昔的回溯,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以及铁幕的落下(柏林墙倒塌),均在时间的灰烬中尘埃落定;雅各布的结局其实就是安哲对待历史的态度。结合第一部看更有意义,比起第一步的青春逼人,此部重心放在重逢和回首。最后一幕引用乔伊斯《死者》,仍是典型安氏风格——记住爱记住时光。
时光,它曾被西伯利亚的冰雪覆盖。时光,它曾被纽约的车水马龙踩踏。时光,它曾被柏林冰冷的河水淹没。然而时光,它轻易的占据了每个人的心房,用力擦拭,抚摸它诗意的脸庞。紧紧拥抱,紧贴它热度的胸膛。牢牢印记,那是一生所寻、现实梦境交织的人间天堂。
与《尤利西斯的凝视》类似,通过导演身份模糊虚实,在寻找尘封历史的过程中揭开时代的伤痕,只是前者由个体上升至民族,以影像凝视还原历史凝视;而后者由历史回归个体,在时间纬度上呈现记忆之殇,抚平受伤的灵魂,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接处传承希望之翼安哲的运镜越发稳重,变焦推拉精准捕捉人物目光所及之处,以类似视点镜头的转化营造诗意的盎然,近景变远景亦放大了生命于时代背景下的渺小,还原了无形的时光流逝。最为惊艳的当属在一个长镜头内完成时空的切换,柔情似水地为影像撒上了时光之尘,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泛起一丝波澜天使追寻着第三支翅膀,那是被折断的希望之翼。爱莲妮三次伸手够向前方虚无的希望,而希望不是随火车滚滚前进就是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时代的悲歌,国籍的矛盾,都在新旧一代的交替中传承,挥去时光之尘
“时间的灰烬降落尘世,无论大小,湮没一切。”时间之尘是记忆,灌入房间的风和渗出手指的水,对尘灰的两种冲洗,洗净则进入死亡,或者不存在的大雪、涡轮搅动的河流。卡兰卓的音乐听过太多遍,落满灰烬,安哲已不再。
又见Irène Jacob,又提到雪地中黄色雨衣,又是列车/旅程,又是把时间当做不存在可以随意穿行,但是时间偏又是最存在,时间印记历史和事件,而当时间流逝剩下的究竟还有什么,有些人可以一直把记忆当做现在时,却怎样也逃不了身体发肤的衰老,最终赢的还是时间.钢琴,管风琴.每一部看到最后想痛哭的片子都想给五。2019.6.21 重看.哭泣草原之后,一切最终留存在记忆里,现实中能够抓到的兴许只是一抔尘土。一切仿佛都结束了。
本来对希腊电影没有太大兴趣..不过这个片子太美了
如果對白是電影語言的注腳,我想不需要對白也能看懂安哲羅普洛斯
事件纷乱,人在其中漂泊。点到为止,失去了深刻,也不具力量。
不能理解在战乱背景下苦苦挣扎的人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浪漫的希腊爱情总能轻易打动人心,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吧。
Un bloc indigeste de l’espace-temps concentré dans une spirale d’autoréférencements. Le vrai pas suspendu de Angelopoulos. Navrant
虽然安大爷爷的片子看的很少,但他唯美而饶有趣味的长镜头和浓浓的诗意依旧深得我心。可是当人打上了风格的标签,就极容易单薄或得不出太多的惊艳。这或者也是悖论。人格从来都是风格的种子,我想安大爷爷一定是一位儒雅而简练的绅士。
看的我脑袋痛,太难看了,好像全片都是音乐啊,该死的音乐,放在这个电影里面就让人觉得别扭,可那音乐又都是那么好听,让人烦躁,该死的叙事啊,太考验观众啊,虽然很流畅但是依然看不懂!~
希腊三部曲之第二部。不喜欢这部。相比前作感觉风格大变,两个时间点不停地穿越,加上时间、叙事的模糊,沉闷晦涩烦躁不安。不喜欢加入的雅各布和小艾雷妮角色,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犹豫了一会,还是为了个人喜好给了大师遗作一个两星半的差评。第三部应该是无缘得见了吧
米粒
让爱和生命都葬身于此,这种奇妙的时空交汇是不是只会出现在安哲的电影里?电影里有很多漂亮的手,握住的和没握住的。